11月4日,中国石化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与来自14个国家、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在原油、化工品、设备、材料等11大类、26种产品方面达成采购签约,金额约401亿美元,五届进博会中国石化累计签约超2000亿美元(约1.44万亿人民币)。
同时,中石化还与多家全球知名的企业签署合作意向,包括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等签署关于开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利用)合作谅解备忘录,探索在中国华东地区建设中国首个大规模开放式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的可行性,计划为长江中下游沿线的各类工业企业提供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的碳减排方案,实现每年二氧化碳封存规模达千万吨级。
就在今年8月份,中石化还宣布,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技术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
图片来源:中石化
关于CCUS的重要意义就不多说了,而围绕其崛起的产业也是相当庞大。据国际能源署(IEA)在“2050零碳情景”中预测在2050年CCUS技术下的碳捕集规模可达到76亿吨/年,相比2020年将增长190倍,对应的全球CCUS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美元/年。
目前,我国CCUS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工业示范及以下水平,少部分技术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潜力,大部分技术水平已与国外持平。
从CCUS产业链来看,碳捕集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成本和能耗的最大来源,而碳利用是CCUS经济效益的重要产出部分,也是技术的难点。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
再加上CCUS整体运营模式还在探索中,其经济性还较差。因此,全球围绕CCUS产业链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碳捕集和碳利用两个细分领域,并且国外似乎比较喜欢挑战碳捕集乃至空气中直接捕集,而国内显著地偏爱碳利用方面,主要涉及高效催化剂体系的构建,其中,二氧化碳转化为航空燃料、甲醇、DMC、PPC等是当前热门。
虽然投资案例还不多,但毕竟是2万亿美元的产业,机会还有很多,当前估计都是设备商在赚钱,所以设备商是隐形的最佳价值投资对象。